了筑坝料场的勘察与试验工作。
然而,由于当时全国搞大跃进运动、提倡勘察、设计、审批、施工同时进行,到1962年汛后白石水库下马前,设计修改工作仍在进行。
选择白石砬子村上游作为坝址,这也是白石水库名称的由来。
这个地方位于大凌河左岸一侧,山并不高,大约只有40米左右,断面上有许多像刀切斧凿一样的砬子。
在砬子之间,似乎有鸟巢和大鸟的排泄物,这些排泄物将砬子的断面染成了白色,因此得名白石砬子。
从北向南依次是后半砬山子和前半砬山子。
这里的山形如龙,砬子的尽头被当地人称作“龙头”。
而在大凌河右岸一带,原本是无名的小山,也呈现出一条龙的形状。
东西两条龙隔河相望,山的尽头也被称作“龙头”。
在两个龙头之间,有一座圆圆的小山,形状类似于“绣球”,被称为“蛛蛛”(喜蛛)山。
当地人称之为“二龙戏蛛(珠)”。
这个名称形象地描绘了两条龙在玩耍的场景,增添了这个地方的神秘色彩。
白石水库工程施工正处于大跃进时期,锦州市委在现场成立了白石水库工程局,局长包福,1959年2月工程破土动工。
按粘土心墙土坝及左侧浆砌石钢筋混凝土护面滚水坝坝型安排施工,设计工期1年,劳动力高峰期1。6万人,首先进行两坝端和左侧发电与灌派输水隧洞进出口岩石开挖,然后进行开挖上游截水壕,左岸围堰填筑,坝基开挖,坝下大桥修建和金岭寺铁路大桥改建。
主体工程与民工宿舍、食堂、仓库、加工厂及管理人员的办公场所等临建工程同时进行,施工中的岩石明挖,土方挖填,隧洞开挖、混凝土拌和等诸项施工,皆以人工为主:人工打钎爆破,人工风钻钻孔,人工配料搅拌。
1959年10月,把粘土心墙土坝原设计方案修改为粘土斜墙土坝岸坡式溢